意大利這個國家長久以來各自為政的歷史背景,
使得意大利各地的飲食也各自發展出風味,光是意大利面的種類就高達300余種,乳酪有500種,更不要提意大利最平常飲料──葡萄酒,竟然有1000多種。
雖然如此,意大利菜仍有一項共同的特色,就是烹調者與享用者的品味,對意大利人來說,吃,不僅僅是為了求飽足,更是生活中的重要構成元素與內容,《加菲貓Ⅱ》里面最經典的一段臺詞完全可以代表意大利人對于“吃”這件事的重視——
意大利面不是菜,是一種生活,是一種狀態,是人類杰出完美的成就。
印第安人請清教徒吃什么——意大利面!
瑪麗皇后對饑餓的人民說——去吃意大利面吧!
阿姆食特朗登月后怎么說——這是我吃的一小塊意大利面!
……
它不是菜,它是完美的夢,它是天賜的美食……
因為尊重與講究美食的態度,造就了意大利菜的卓絕魅力,更進而成為意大利的文化內涵之一,其豐富處不下于繽紛的文藝復興成就。
我專門向一位長久旅居意大利的同伴詢問,地道的意大利菜跟在中國有什么不同。他的回答令我吃驚:“其實在兩地意大利餐廳的味道相差并不大,只不過在意大利吃飯,更能嘗出媽媽的味道。”
瑪格麗特批薩
傳統意大利菜的代表作,其精華在于馬蘇里拉芝士和黑橄欖。
番茄蒜蓉面包
開胃小食。吃時可蘸些橄欖油或酸甜的意大利醋,這樣比伴牛油吃更獨特。
香瓜火腿